2009年4月開始擺攤到現(xiàn)在第五個年頭,說不上賺什么大錢,也算是豐衣足食,或許感覺地攤就是適合自己的路子吧,當時擺攤的原因就是通過了自己的計算,為什么呢?我們這邊房租偏貴,好一點的年租金動輒十幾二十萬,便宜點的幾萬不等,這些違背了我的初衷,我最喜歡的就是用最小的投資換回最大的回報。
閑話不說,當年第一次擺攤心中多少有點忐忑,怕熟人看到,又怕別人取笑自己,克服了這個難題,那就是擺攤成功的第一步。
我看到論壇上,總說自己咋地咋地,賣什么什么的賺了多少,我覺得這個最多只能夠拿來參考而已,跟風(fēng)是絕對不可取的,別人賣得好的,你不一定賣得好,第一是個人問題,你的銷量與自己的口才掛鉤的,另外就是地方問題,在好的東西你沒有客流那也是沒什么用,所以回頭想想,自己該怎么選擇?這個就是給自己最大的一個定位,就好像夏天你絕對賣不好保暖內(nèi)衣,冬天你絕對賣不好冰鎮(zhèn)涼茶。
選擇,主要還是選擇,切記不要跟風(fēng),迎合市場,靈活多變才是地攤的精髓。
當你選擇好了以后又要必須定價,選擇地攤的客戶沖著的是什么?便宜兩個字,而你自己就要會自己計算一下,打個比方,如果你進貨10件東西來,全部賣完能賺100元,可是不論做什么,總會有滯銷的,賣不出去的東西,所以你要會計算成本,利潤與滯銷的虧損,往往很多人做不下去主要就是因為只算賺的,只算完全賣出去的數(shù)據(jù),說白了就是白打工。
有人問我,你是主要賣的什么?這個真不好說,我賣的東西都是迎合市場,有需要的,能夠看到利潤的我都會去調(diào)查市場,又或者是試賣一批,能賺就繼續(xù)做大,當人家跟風(fēng)之后我就會直接轉(zhuǎn)戰(zhàn)別的,大家跟風(fēng)了,第一時間出現(xiàn)的肯定就是價格戰(zhàn)啦,沒意思的,螃蟹第一口吃的才會有肉咯。
好吧,我也不藏著捂著,我所選的都是季節(jié)性的東西,當然要看所處的地理環(huán)境了,我做了不是很久但是也不算新手了,現(xiàn)在有了自己的小車拉貨去賣,這可是地攤的神器,東西放在車上,停車位停車好了,遇到城管你也不用心驚肉跳,我們也沒必要和他們沖突,遇到城管咱多多說好話,一般我都會說各位城管大哥工作辛苦了,我馬上就收,整所謂的拳不打笑臉人,不能憑著一口氣,這不太現(xiàn)實,真有后臺有本事的人沒幾個選擇地攤的。
言歸正傳,我在冬天的時候賣電熱水袋,這個做不了多久,只能是提前過別人一小段時間,不然當真正冷的時候,大家都一起賣了,會比較辛苦的,注意看天氣,稍微冷了就可以出動了,不用計較是否賣得完,因為保存好了來年還是可以賣的,這個和衣服不一樣,衣服放久了會舊的。。估計每年我能賣出1500-2100個不等,進貨絲光棉的,6.5到7.3元不等,我們這邊在店面賣是25元一個,我一般賣15,熟人的話10塊錢就好了。估計能賣一個星期,好賣的原因分析是,我用了電瓶加逆變器,都是插著電,暖著一個的,很多人喜歡買直接熱好的。利潤估計在1萬到1萬5錢元不等。
現(xiàn)在是夏天,我賣兩樣?xùn)|西,烤秋刀魚,弄好了成本估計是在3元一條,我賣6元一條,10元兩條。很簡單,在家里油炸過了,有個小火炭,有人賣了切幾刀烤兩分鐘,一般是在學(xué)校晚上放學(xué)門口去逛一圈,然后選擇停車位。估計一晚上能賣出50到110條不等,平均一條2元利潤。賣秋刀魚的同時,還賣冰鎮(zhèn)黃瓜,弄好了放點芥末,有個箱子保溫,成本在2元,賣5元一份。估計一晚上能賣30-70份不等,